米乐(中国)官方网站

新华网重庆频道米乐|米乐M6
新华网重庆频道米乐
栏目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3-11-24
 校园是教书育人之地,少数不法分子却擅权妄为,贪腐如“虫穿蚁蚀”,严重破坏校园廉洁生态。半月谈记者广泛采访基层办案人员、一线教职工了解到,当前,部分地方基层校园贪腐多发、涉案领域广,暴露出基层学校管理制度缺位、监督弱化等深层问题。  ——“贪腐暗道”四通八达,覆盖运营管理多个环节。  已查处的案件显示,从食堂、小卖部等后勤服务,到校服、教辅及办公用品采购,再到工程基建、招生等领域,都可能沦为不法

  校园是教书育人之地,少数不法分子却擅权妄为,贪腐如“虫穿蚁蚀”,严重破坏校园廉洁生态。半月谈记者广泛采访基层办案人员、一线教职工了解到,当前,部分地方基层校园贪腐多发、涉案领域广,暴露出基层学校管理制度缺位、监督弱化等深层问题。

  ——“贪腐暗道”四通八达,覆盖运营管理多个环节。

  已查处的案件显示,从食堂、小卖部等后勤服务,到校服、教辅及办公用品采购,再到工程基建、招生等领域,都可能沦为不法分子的“摇钱树”。

  西南某地级市一所中学原校长贪腐,最初是与学校食堂承包商进行利润“五五分成”,后来逐渐将学校运营管理的大部分领域纳入其“贪腐版图”。2009年至2021年,赵某在学校食堂和超市承包,以及校服与教学设备采购、工程建设等方面共敛财580余万元。

  ——贪腐手法花样繁多,有的“暗度陈仓”,有的直接侵吞。

  “在基层教育系统贪腐案件中,不法分子采用的手法可谓五花八门,有的费尽心思,企图逃避监管,有的则明目张胆。”基层纪检干部说。

新华网重庆频道米乐(图1)

  半月谈记者调研了解到,有的校长为了“关系户”能够中标学校食堂承包项目,为其“量身定制”评分标准;有的校长为掩人耳目,采取单独做账、做假账或不做账等方式,非法收取培训费用;有的学校干部在招生录取过程中,公然明码标价售卖学位,甚至直接将上级拨款据为己有。中部某县一中学校长贪腐案中,采购项目中竟出现单价3600元的插线元的单灯控制器;西南某县一校长在教学设施设备采购项目中,明确按“每名学生260元”直接收回扣。

  办案人员介绍,基层校园涉案人员单次作案金额往往不大,但作案频次高、时间跨度长。比如,西南某市一中学原财务人员在2006年至2022年期间,通过增加支出总额、虚构虚增支出项目等方式,持续实施违法犯罪行为,套取学校公款40余笔共计175万元。

  “收受贿赂、挪用侵占、套取资金……作案手段并不高明,却能屡屡轻易得手。”办案人员说。

  ——管理制度形同虚设:部分涉案学校长期制度缺位,大量资金体外循环。

  采访中,半月谈记者了解到,部分涉案学校没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审核要求,甚至未能建立完整的会计账簿。西北某县教育核算中心原会计马某贪腐案中,马某轻易套取资金72笔共计84万元,相关审核人员却表示,对于学校人员经费发放情况“几乎没看过”;西南某区一中学曾以管理方便为由,将学生退费等欠款存入学校财务人员私人账户,为该财务人员私自挪用1000多万元提供可乘之机。

新华网重庆频道米乐(图2)

  ——重大决策“一言堂”:表面制度完善,实则校领导一人说了算。

  有涉案学校一线教职工说,在教辅征订、校服采购、食堂承包以及财务管理等腐败“重灾区”,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在校领导的“亲自过问”下沦为摆设。“部分学校在项目建设、大额经费支出、招生制度修订、重要人事变动等决策上较为随意,‘三重一大’没有明确权责界限,为利益输送提供了便利。”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教研室主任杨尚东说。

  ——内外部监督弱化:内部监督软,外部监督力量也不硬。

  “我到教委担任纪检组长两年多了,各学校纪委书记、委员提供的案件线索还是零,但这并不一定说明各学校没有贪腐问题。”一名基层教委纪检组长说。办案中,多地基层纪检干部发现,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,大部分涉案学校内部的校长办公会、职代会、教代会、纪检机构等民主监督形同虚设。

  纪检干部表示,不少教师慑于学校领导权威,对相关贪腐情况不敢发声。有的涉案人员依附于学校主要领导,与领导同流合污,结成利益网。

  多位专家和基层干部表示,校园贪腐蛀食教育根基,影响学生健康成长,危害不容小觑,建议在加强教职工纪律教育、警示教育的同时,强化监督机制、防堵监管漏洞等方面多管齐下,遏制校园腐败。

新华网重庆频道米乐(图3)

  “始终抓住领导干部这个‘关键少数’,加强对重点岗位的风险防控和制度约束。”多名基层纪检干部建议,在区县范围内建立初中、小学校长定期交流轮岗制度,防止学校沦为少数校长的“独立王国”。在切实提升学校纪检人员履职能力的同时,使用更多上级直管的“外来干部”打破学校内部监督僵局。

 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,针对教育系统的常态化监督有待进一步加强。可构建“以岗位为点、程序为线、制度为面”的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,推动教育、纪检、审计等部门形成监督合力;打通教育、公安、金融部门相关信息数据通道,对特定岗位工作人员疑似腐败行为及时预警。

  “在食堂、采购、招生等腐败‘重灾区’,需加强机制建设,防止‘一言堂’,从根本上压缩腐败空间。”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建议,对学校后勤等关键领域,视情实施提级监管、巡查。

  基层纪检干部认为,在食堂领域,应健全学校食材统一供应配送制度,实行“收支两条线”管理;在采购领域,应全面推行校务公开,最大限度提高透明度,建立健全供应商黑白名单制度。

  原标题:《贪腐多发生在食堂、采购、招生等领域 “校园蛀虫”潜伏在监管盲区》米乐M6 米乐米乐M6 米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