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,我局执法人员对某餐饮管理公司进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时,发现当事人后场操作间操作台上存放2瓶德国进口装饰巧克力粉。该物品已开封使用,标签标注生产日期为“2019.03.23”,保质期1460天,但未载明境内代理商的名称、地址、联系方式等内容。鉴于此,执法人员依法对上述2瓶德国进口装饰巧克力粉采取扣押强制措施。当事人存在涉嫌经营标签不合格的进口食品添加剂的行为。M6米乐官网
经查,该公司于2021年上半年从淘 宝购进2瓶德国进口装饰巧克力粉,未能提供有效购买凭证。该产品属于食品添加剂,标签未载明境内代理商的名称、地址、联系方式等内容。
该餐饮管理公司的行为违反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第九十七条的规定:进口的预包装食品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。我局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(二)项的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上述违法行为,并处罚款5000元。
这一案件为我们敲响警钟,跨境购物现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,通过购物应用,全球商品仿佛触手可及。然而,部分进口食品存在着安全隐患,如食品质量不符合标准、假冒伪劣等,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。食品标签是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的重要途径,涵盖了产品的基本信息与营养价值、食用和储存方法等重要内容。清晰准确的食品标签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、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以及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。在全球化背景下,食品标签还承担着传递文化、宗教和社会责任等多重功能。因此,确保标签信息的合法性、准确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,以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。
首先,进口食品、食品添加剂必须有中文标签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第九十七条规定:进口的预包装食品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。进口食品除了原有的外文标签,还应当加贴中文标签,以确保消费者能够准确理解产品信息,还能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。
其次,中、外文标签应当存在对应关系。进口食品、食品添加剂在贴中文标签时,通常会覆盖或补充原有的外文标签,以符合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。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》(GB 7718-2011)3.82规定:(预包装食品标签)可以同时使用外文,但应与中文有对应关系(商标、进口食品的制造者和地址、国外经销者的名地址、网址除外),所有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(商标除外)。但在实践中,“中文、外文有对应关系”存在争议,进口食品、食品添加剂的中文标签通常不是对外文标签的直接翻译,同时也存在着中外法律法规对标签规定不一致,需要进行本土化调整的情况,典型如外文标签经常出现的最佳食用期、赏味期等内容就不符合我国对保质期的标注要求,必须进行修正。因此,笔者认为《GB 7718-2011》要求“中文、外文有对应关系”不代表中外食品标签必须完全一致,只要标签能够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,真实客观地反映产品信息,就应当视为合法合规。
最后,通过跨境电商购买进口食品、食品添加剂不可以再次销售。根据《商务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》(商财发〔2018〕486号)规定:消费者购买的商品,仅限个人自用,不得再次销售。这意味着消费者通过网络代购平台购买的进口食品,仅供个人自用,不得进行二次销售。这一规定旨在维护市场秩序,防止非法倒卖和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。
所有食品经营者都应当秉持高度的自律精神,严格遵循法律法规,确保所售食品的标签信息准确无误、符合法律要求。这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和保护,更是对企业自身声誉和市场地位的负责和坚守。同时,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,也要提高警惕,认真查看产品标签,确保所购食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。只有共同努力,才能构建一个安全、健康、和谐的食品市场环境,让每个人都能够放心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和满足。